其他

【委员谈优秀人才核心素养系列】之全国政协委员杨承志:在劳动中激发的家国情怀

2018-05-03 张惠娟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


 中小学中加强劳动教育,可培养学生劳动兴趣、磨炼学生意志品质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。但近年来,由于场地、经费、观念所致,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在较大程度上被削弱。在今年的五一劳动节,本刊特别邀约社会各界聚焦“劳动素养教育”。——编者


【委员谈优秀人才核心素养系列】之:

劳动素养

杨承志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教授。军队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,空军级专家,院士帮带对象。荣立二等功一次,三等功三次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军队一类岗贴。近几年,主持研制项目32项,其中原总装重点型号项目3项,军委装备发展部重点项目8项,国家级武器装备探索研究项目1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。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二等奖4项,三等奖4项。

“又到五一劳动节,我特别想对孩子们说说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。回忆起童年生活,几乎都是全家人一起劳动的场景。那时生活虽然很艰苦,但心里却是满满的幸福感。”全国政协委员杨承志出生在中国西北一个非常贫穷的山村。谈及未来人才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,他说,一路走来,他从劳动中汲取了成长成才的宝贵营养。

幼时参与:初识劳动甜滋味


“记得我4岁时,家里要盖房,我就扛着父亲用木棍子‘改造’的小扁担,跟着他去离家两公里外的邻村挑瓦片。”杨承志回忆说,当他挑着四片瓦、父亲挑着两大筐出发后,他就受到邻里路人对他的夸赞:“这家的孩子真了不起,这么小就会干活,能为家里做贡献了,将来肯定是个大人物!”一种劳动收获的幸福感在杨承志的心底涌动着,这也成为他人生中第一次正式劳动的温暖记忆。在之后的成长路上,“劳动光荣”不是一种说教,更不是一种口号,而是一种从立体观念映射到自身行动的习惯。


在上小学前,杨承志就正式成为家庭劳动力中的一员了。母亲做饭,他就帮忙拉风箱烧火,并开心地为家人端饭、洗碗;父亲干体力活,他也跟着干。长大后,杨承志逐渐明白,人生的意义在于劳动,生命的价值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体现出来,而那次挑瓦的经历,使他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快乐源于劳动及劳动的收获,逐渐从劳动中感悟到了生命的价值。


 学会担当:体会家庭责任感 


“从小学到上大学前,我每天放学回家就主动找活干,而且这成为一种生活习惯。”杨承志在上小学时,家里养羊,他放学回家后就马上去放羊、割草,并给羊圈里垫土;到了中学,他就经常下地干农活。“春天,去麦地里锄草、播种土豆;夏天,手工收割、肩挑搬运和打碾小麦,还割草喂牲口;秋天,收土豆、高粱和玉米;冬天,收割野草喂牲口、肩挑运送农家肥。”从小参与家庭劳动的经历,让杨承志“同步”感受到了父母亲抚养他的艰难困苦,也增强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担当力。


那个时代,虽然生活困难,但梦想和斗志从未有减少,反而有一种“苦中作乐”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一直在激励着他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生活中的劳动经历,让这个西北男子汉变得心灵手巧。直到现在,他的衣服坏了自己缝、扣子自己钉,生活上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。


“现在看来,学生时代的劳动,让我在求学路上,有了更强的驱动力,更大的爆发力,有了面对困难时百折不挠的坚强品质与奋斗精神。”杨承志说,边学习边参加生产劳动的体验,也促使他一直在思考“我为什么要学习?我将来要变成什么样的人?”这样的问题。逐渐地,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便成为他人生的追求与目标。1993年,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军校———空军工程大学,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。放暑假回到家,学习之余,他重操“旧业”,依旧从事放牛、耕地、除草等农业生产劳动。


 投身科研:倾献赤诚爱国心 


即便参加工作以后,杨承志回老家后还牵着牛去耕地,永葆农民本色。村民不解地问:“你已经是知识分子了,怎么还下地劳动呢?”他笑笑说:“尽管我现在是一名大学老师,但我的根在农村,我仍然是一个农民,回家不劳动就心里慌慌的。”


杨承志说,现在回过头来想,那些劳动经历对他而言都是一种锻炼。“农村的生产劳动磨砺了我的韧性,劳动锻炼了我的胆识和创造力,成为支撑我一路向前的不竭动力。”而贯穿在劳动中的“魂”,其实就是父亲曾对儿时的他说过的那句话——“咱们只有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,未来才能改变家庭、改变国家、甚至改变世界。”


杨承志说,作为一名农民出身的军队科技工作者,心系国家安全是他的使命。他立志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,以技术专长服务国家安全,通过自己持续的教育与科研劳动,为实现世界一流的军队提供一流人才和一流的装备核心技术支持。


 劳动教育:家国情怀代代传 


“现在,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,很多家长最大限度地为孩子提供后勤保障,却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。”谈及未来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,杨承志忧心地说,“这种缺失造成了他们内心的孱弱,慢慢地成为习惯,逐渐形成‘自我中心’的价值观。”杨承志呼吁,孩子们亟须补上劳动素养这节课,在劳动中,让孩子们树立爱家、爱国、爱世界的情怀。


“在女儿的成长中,我给她‘开设’的第一课就是劳动素养课,让她从小在亲身参与中,将劳动作为一种习惯。”作为父亲,杨承志将“劳动”作为传家宝,让孩子在劳动中,修心、育德、观天下。


“对孩子而言,最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课,不是灌输、不是说教,而是让孩子在亲历亲为的劳动中感悟。”杨承志专门在家里建立了一个“光荣榜”磁板,对孩子的劳动实行量化的奖励。“从3岁开始,女儿晨起后,要把自己的被子叠好,按时刷牙。吃饭后洗碗、帮助打扫卫生,还要做一些其他力所能及的劳动。每做一项,我就在磁板上给她贴‘你真棒’的贴画。有的时候她完成的质量不好,还要扣掉。”杨承志说,“光荣榜”上的奖励积累到一定程度,可以兑换礼物,“这也是对孩子参与劳动的一种正向激励。”


在女儿4岁时,他和爱人达成了一致意见:把孩子“放”回大西北的甘肃农村老家,在大半年的时间里让她亲近劳动者。


“孩子奔跑在西北的黄土地上,观察麦苗、土豆的成长过程,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,就特别爱惜粮食。”杨承志介绍,因为劳动已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,所以和同龄孩子相比,他女儿显得更懂事、更有责任感和感恩心。“女儿从10岁开始,就经常给我们一个劳动的惊喜,比如她在家时,一个人扫地拖地,把所有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;当我出差回家时,她准备了果盘,并在果盘的彩纸条上留言:‘欢迎爸比差旅归来,我想您了!’”


最近,杨承志11岁的女儿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将小区的垃圾进行分类、回收,并出售。“整个活动,她自己策划、执行,很好地培养了她主动劳动的意识、保护环境的意识、独立自主与自立生存的能力。”杨承志欣慰地说。


杨承志的女儿自主发起的垃圾回收实践活动


“现在,很多父母只看中孩子的学习成绩,不让孩子干一点活,恨不得让他们将所有时间都扑在学习上,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,可能学习成绩很好,但并不一定懂感恩,不一定是人才。”杨承志建议家长不要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,一定要创造有利于孩子劳动的环境和平台。让孩子在劳动中自己去感受、理解、分析、体悟生活的规律,从而内心更加体贴父母、感恩父母,内心更加向善向美。


“劳动铸造孩子完美人格,劳动成就孩子美好未来。未来社会,虽然是高科技发展的社会,但人的劳动素养不能缺失。”杨承志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表示,只有让孩子成为劳动者,他们才能亲身感受劳动的重要性,才能亲自享受劳动的快乐,才能真正热爱劳动的价值。而在劳动过程中衍生出生活智慧和家国情怀,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,才能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